2025年1月20日,通奥检测泉港油库海底管道作业团队成功从航煤油管道取出检测器,经现场工程师确认,检测器探头完好, 检测数据完整有效,这标志着福建公司泉港油库海底管道基线检测作业圆满完成,这也是通奥检测的第十三例超声内检测项目。届此,公司已为国家管网提供管道超声内检测服务数量达到33条。
泉港油库进站海底管道2011年投产,φ457×9.5mm,4条并行,设计压力9.5MPa,输送介质为汽油、柴油、航煤油,无收发球筒,由于管道投产多年,通过性与杂质情况未知,且管道跨海段无法追踪,给本次内检测作业带来了挑战。 本次泉港油库进站海底管道基线检测,是将92#汽油管线、95#汽油管线串联进行内检测作业,柴油管线、航煤油管线串联进行内检测作业,收发球均在鲤鱼尾码头。检测工作内容主要包括:工艺改造(泉港油库、鲤鱼尾码头)、管线清管、管线检测、恢复工艺,其中工艺改造需要在管线停输期间开展,检测在工艺改造后利用泵油系统开展作业。
本次检测作业的重难点 1. 本次采用水作为检测介质,管道内杂质、油品、水在清管器运行过程中互相结合产生大量悬浮物且过滤困难。 2. 泉港油库端地下管线有两处缩径,清管作业无法两条同步清理,待检测管线串联处清管器无法通过,缩径处及管线盲肠段难以完全清理干净。 3. 泉港油库端地下管线走向不明,非常容易出现卡堵风险。 4. 此次海底管线进出海处存在长爬坡,最大高程差约30m。
本次检测作业难点应对措施 1.对于本次清管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、油泥、铁磁性杂质,首先通过运行泡沫清管器、直板清管器、钢刷清管器对管线的油泥、铁磁性杂质进行清理,对于无法清理的悬浮物,通过现场工艺改造使用消防水推球置换管道及临时储罐内污水。 2. 对于泉港油库地下缩径处管线及地面管线清管工作,在主管线清管完成后,让清管器停在第一个缩径处,通过工艺改造使清管器前管线形成一个循环系统,注入消防水清理管线内杂质。 3. 对于管线存在卡堵风险的情况,进行开挖确认并进行工艺改造,一旦清管器到达缩径处也可通过流程切换反输。 4. 对于管线的长爬坡及大高程差,通过现场泵油系统进行改造以提高输送流量及压力,对清管器、检测器运行速度实时调控,根据每次运行情况对清管器结构进行实时调整,避免发生卡堵。
本次检测作业中,通奥检测与福建公司通力合作,结合以往的经验不断进行创新,期间对管线运行压力、流量、泵机转速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调整,摸清管道情况,最终成功运行检测器,保证了检测数据完整有效,为后续的类似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现场经验。